首页|大蜀山短毛椴落叶阔叶林优势种群生态位特征

大蜀山短毛椴落叶阔叶林优势种群生态位特征

扫码查看
为了更好地了解优良园林树种短毛椴(Tilia breviradiata)的种群特征及其在群落中的功能作用,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大蜀山短毛椴群落优势种的种群生态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乔木层优势种中短毛椴、化香(Platycarya strobilacea)、朴树(Celtis tetrandr)、麻栎(Quercus acutissima)和小叶栎(Q.chenii)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其B(L)1值分别为7.035 0、3.830 2、3.714 7、3.571 3、3.050 6,B(xw)1.值分别为2.012 5、1.450 9、1.346 0、1.330 0、1.233 1;而层间植物紫藤(Wistaria sinensis)生态位宽度最小,B(L)值和B(sw)1值仅有1.8556和0.653 7.群落优势种之间生态位重叠值和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值较小,物种之间对资源的需求相似性不高.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短毛椴与化香,牛鼻栓(Fortunearia sinensis)和锐齿槲栎(Quercus aliena Blume var. acuteserrata)的生态位重叠较高.随着群落的进一步演替,短毛椴更新幼苗的生态位宽度优势将逐步衰退,其优势地位有下降的可能.选择合适的恢复和保存方法为短毛椴更新层个体发育创造适宜的生境是保护该物种的有效途径.
Niche characteristics of dominant plant populations of Tilia breviradiata 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 in Dashushan, Hefei

程红梅、沈年华、汤庚国、周耘峰

展开 >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江苏,南京,210037

合肥植物园,安徽,合肥,230031

短毛椴 落叶阔叶林 优势种群 生态位 大蜀山

合肥植物园科技创新项目

2008012

2009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12
ISSN:1000-2006
年,卷(期):2009.33(1)
  •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