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洪泽湖河湖交汇区典型杨树人工林碳通量月尺度变化特征

洪泽湖河湖交汇区典型杨树人工林碳通量月尺度变化特征

扫码查看
[目的]揭示洪泽湖水位夏低冬高的独特水文特点对河湖交汇区杨树人工林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简称碳通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涡度相关及土壤水热监测系统,对洪泽湖湿地河湖交汇区典型杨树人工林碳通量及其环境因子进行了连续3 a(2016—2018年)的观测,分析月尺度上碳通量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①洪泽湖河湖交汇区杨树人工林的NEE值具有明显"V"形变化曲线,白天表现为碳吸收,夜间表现为碳释放,日均碳汇时间为10 h;②研究期间各旬NEE值在2018年的2月上旬最高(7.117 g/m2),最低值出现在2017年的7月中旬(-212.256 g/m2);3年间年均NEE值为-1413.403 g/m2;③在洪泽湖开闸时期(5—8月)水位低,土壤含水率和风速是影响NEE的主要因素,关闸时期(9月至翌年4月)水位高,NEE主要受空气温度和饱和水汽压差影响.[结论]夏季对洪泽湖开闸放水,有利于河湖交汇区杨树生长及碳汇增加,冬季蓄水地下水位抬高,对杨树生长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通过开沟筑垄来消除,进而有利于区域杨树人工林全年碳汇功能的提升.
Monthly scal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et ecosystem exchange (NEE)in poplar plantations at the confluence of Hongze Lake and Huai River

崔皓、韩建刚、郭俨辉、季淮、朱咏莉、李萍萍

展开 >

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 210037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 210037

江苏洪泽湖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江苏洪泽 223100

杨树人工林 碳通量 涡度相关 环境因子 洪泽湖

林业科技成果国家级推广项目

[2016]37号

2022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12
ISSN:1000-2006
年,卷(期):2022.46(2)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