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饲养林麝毛发皮质醇含量及其指示作用

饲养林麝毛发皮质醇含量及其指示作用

扫码查看
[目的]探查饲养林麝的麝场规模、饲养空间及年龄因素对饲养林麝毛发生理应激的影响,为林麝饲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陕西凤县25个麝场142只饲养雄性林麝同一部位的毛发,运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林麝毛发皮质醇含量,比较不同年龄组林麝毛发皮质醇含量的差异,聚类分析林麝的毛发皮质醇含量,卡方检验高皮质醇组和低皮质醇组林麝在不同饲养环境中的分布情况,探查评估饲养雄性林麝的生理应激状态.[结果]饲养雄麝毛发皮质醇含量在3~9岁龄没有显著差异.毛发皮质醇含量的聚类分析表明,雄麝的生理应激状态可分为低皮质醇和高皮质醇2个组别;卡方检验结果显示,皮质醇的2个组别在不同规模麝场的分布不存在显著差异,在不同饲养空间中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高皮质醇组林麝在小圈占比最高,低皮质醇组林麝在大圈占比最高.[结论]饲养条件下,根据林麝毛发皮质醇含量可有效探查其生理应激状态,可分为高敏感组和低敏感组;林麝饲养空间显著影响其生理状态,进而影响高敏感和低敏感个体的比例组成.
Cortisol content in hair of captive forest musk deer(Moschus berezovskii) and its indication

李大卫、胡德夫、张天祥、郭小兵、石明慧、靳玮江、张宝峰、刘树强

展开 >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北京 100083

林麝 生理应激 毛发皮质醇 饲养环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1872962

2022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12
ISSN:1000-2006
年,卷(期):2022.46(2)
  •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