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长江中游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特征及其优化整合研究

长江中游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特征及其优化整合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定量分析长江中游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特征及其优化整合对策,为我国自然保护地的合理规划与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长江中游流域6类66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地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核密度指数方法,定量分析其交叉重叠特征和优化整合对策.[结果]长江中游流域共214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存在交叉重叠,主要集聚分布于鄱阳环湖、大别山南部武陵山脉和伏牛山等区域;在省级行政区划交界、流域区划交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内,优化整合应优先考虑以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自然公园4类为主体分别进行类型整合、范围调整、吸收合并和同类合并.[结论]运用ArcGIS定量可视化叠加分析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并判断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现状、特征及问题,有利于科学构建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及其空间格局规划.
Study on overlapping characteristics and optimization of national natural protected areas in the middle Yangtze River basin

唐晓岚、马坤、任宇杰

展开 >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37

长江中游流域 国家级自然保护地 交叉重叠 优化整合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项目南京林业大学国家公园与保护地研究中心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林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南京林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项目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

2019-NLZX-ZD152020NPB01312707462018B222018AL07KYCX18_0979

2022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12
ISSN:1000-2006
年,卷(期):2022.46(3)
  • 9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