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我国人工林林下灌木层植物多样性空间变异及影响要素

我国人工林林下灌木层植物多样性空间变异及影响要素

扫码查看
[目的]灌木层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我国人工林林下灌木层植物多样性数据库,为森林群落结构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揭示我国人工林林下灌木层植物多样性空间变异和影响要素.[结果]①林下灌木层植物多样性从南到北逐渐减小;②随着乔木胸径的增大,林下灌木层植物多样性逐渐增大,但分布均匀度有降低趋势;③随着人工林郁闭度的增加,植物多样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郁闭度约为65.8%时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达到峰值;④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林下灌木层植物多样性逐渐减小;⑤温度、降水、郁闭度、林分胸径、树高和林分密度因子均对林下灌木层植物多样性具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其中郁闭度对其影响存在阈值(65.8%),当郁闭度超过此阈值,温度和降水为主导因子,而郁闭度低于此阈值,温度的影响权重降低,林下光照的主导作用增强.[结论]在探究人工林林下灌木层植物多样性空间变异及影响要素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子,并借助多种多样性指数,综合评判林下植物多样性变化情况.本研究结果可为调控人工林林下灌木层植物多样性及林下植物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Spatial variability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lant diversity in the shrub layers of artificial forests in China

郭弘婷、纪小芳、汪成、邹汉鲁、王丽艳、姜姜

展开 >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

永丰县官山林场,江西 吉安 331500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2

展开 >

人工林 林下灌木层 生物多样性 结构方程模型(SEM)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7YFC05055002017YFC05055023207161241701225

2022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12
ISSN:1000-2006
年,卷(期):2022.46(4)
  • 4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