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长三角风景名胜区空间分布与可达性研究

长三角风景名胜区空间分布与可达性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长三角地区以其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形成了众多的风景名胜区,在长三角生态保护格局构建和区域绿色一体化发展中担任重要角色.定量分析长三角风景名胜区的分布与可达性特征,构建区域尺度下的风景区空间分布和可达性的研究框架,整体分析长三角区域风景区体系的空间结构,有助于合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方法]以长三角地区123处风景名胜区为对象,在综合考虑多种服务半径及风景区级别与类型属性的前提下,利用ArcGIS平台和数学模型分析其空间分布与可达性.[结果]①长三角风景名胜区整体上具有"南密北疏、一片多点式"、随机趋向于离散的分布特征.②长三角风景名胜区可达性分布差异化显著,3种搜索半径下呈现不同程度的空间极化现象,可达性等级随半径阈值增加整体呈提升趋势;3种搜索半径下县域可达性聚集程度均较高,热点区主要分布在黄山、宣城、丽水、杭州、金华、苏州、无锡等地,冷点区出现在上海及其周边地区.③不同等级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可达性优于省级风景名胜区;不同类型中,独立型风景名胜区可达性优于城景结合型风景名胜区.④可达性受不同客观因素影响,相关程度从强到弱依次为:风景名胜区分布密度>人口分布>路网密度.[结论]长三角地区风景名胜区分布与可达性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本研究可为长三角风景名胜区资源整合梳理、系统化管理以及区域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Research on spatial distributions and accessibility of scenic area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许浩、黄婷、刘伟、王浩

展开 >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风景名胜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 空间分布 可达性

KYCX20_0870

2022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12
ISSN:1000-2006
年,卷(期):2022.46(6)
  •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