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38个茶用菊品种苗期对黑斑病的抗性鉴定

38个茶用菊品种苗期对黑斑病的抗性鉴定

扫码查看
[目的]本研究旨在筛选茶用菊黑斑病抗性品种,用于抗病育种.[方法]采用组织块分离法进行黑斑病病原菌分离纯化,通过显微镜观察进行病原菌分生孢子形态学鉴定,并采用真菌18S rDNA-ITS序列进行分子水平鉴定.基于黑斑病菌致病力检测结果开展38个茶用菊品种苗期黑斑病人工接种鉴定.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叶片表皮毛和气孔结构特征.[结果]从黑斑病病株'福白菊'叶片上分离到F16和F20共2个菌株,经鉴定均为交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对茶用菊叶片的致病力检测显示F16与F20均具有较强致病力且致病力没有显著差异.38个品种的黑斑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有11个抗病品种(占28.95%)、22个中感品种(占57.89%)以及5个感病品种(占13.16%).进一步比较典型抗病和感病品种的叶片结构特征差异发现,抗病品种表皮毛密度普遍大于感病品种,且气孔密度小于感病品种.[结论]本研究筛选出部分茶用菊抗黑斑病品种,发现表皮毛及气孔密度与其抗性相关.首次发现交链格孢菌能够引起菊花黑斑病.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to black spot disease of 38 cultivars of chrysanthemum for tea at seedling stage

柳丽娜、刘晔、李媛媛、陈发棣、陈素梅、房伟民、管志勇

展开 >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景观设计重点实验室/园艺学院,江苏 南京210095

茶用菊 黑斑病 抗性鉴定 表皮毛 气孔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农业自主创新项目

2019YFD1001500KJQN201812BK20170722CX182020

2021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39
ISSN:1000-2030
年,卷(期):2021.44(1)
  • 7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