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磁性纳米探针的莠去津残留荧光检测方法

基于磁性纳米探针的莠去津残留荧光检测方法

扫码查看
[目的]本文旨在构建磁性纳米探针并将其应用于莠去津残留的荧光检测.[方法]通过共沉淀法合成磁性纳米材料;合成莠去津适配体及荧光素标记DNA单链形成的非完全互补DNA双链,并将其修饰于磁性材料之上,构建特异性检测莠去津残留的功能化荧光磁性探针;利用紫外、透射电镜等技术对探针进行表征分析;利用凝胶电泳技术,分析目标物莠去津与探针负载的适配体特异性结合后,释放荧光素标记DNA单链、解除材料对荧光淬灭从而恢复荧光的机制;运用荧光光谱技术,构建基于荧光信号强度变化的莠去津残留灵敏定量方法.[结果]本研究开发的荧光检测莠去津残留方法在0.01~20μg•mL-1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可达0.998,检测限为8.17μg•L-1,相比于其他农药,探针对莠去津具有较高的特异选择性及抗离子干扰能力.在稻田水添加浓度范围中,莠去津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5.48%~102.0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7%~3.14%;稻田土中莠去津的加标回收率为94.79%~100.66%,RSD为3.40%~4.72%.[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基于磁性纳米探针的莠去津残留荧光定量方法简单、高效,其灵敏度和准确度均符合环境中农药残留分析要求.
Fluorescent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atrazine residue based on magnetic nanoprobe

刘金彤、蒲虹辰、叶林瑶、莫艳阳、杨红

展开 >

南京农业大学理学院/江苏省农药学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210095

莠去津 荧光传感 磁性材料 纳米探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1976092

2021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39
ISSN:1000-2030
年,卷(期):2021.44(6)
  • 3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