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育种对种业科技创新的影响

生物育种对种业科技创新的影响

扫码查看
民以食为天,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位于农业产业链的最上游.尽管我国是当之无愧的种业大国,但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种业强国.当前,国外种业已进入"生物技术+信息化"的育种4.0时代,而我国仍处在以杂交选育为主的2.0时代.2021年,良种对粮食增产、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分别为45%、40%,距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种业科技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能力不够,研究内容重复较多、研究力量相对分散,行业条块分割、科研布局分散,从而形成了育种手段相对落后、育种周期长、育种目标存在盲目性、重大突破性种质资源缺乏、品种遗传多样性狭窄的现状.要想打破这种现状,必须从源头抓起,而生物育种技术的合理推进,是强化种业科技创新的关键一环,也是实现种业自立自强的必要抓手.本文结合生物育种的发展路径以及我国现有的生物育种的政策优势、技术优势,对我国如何实现种业科技创新提出意见建议.
The influence of biological breeding o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seed industry

黄耀辉、焦悦、吴小智、叶纪明

展开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北京100176

生物育种 优势 种业创新 政策

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

2016ZX08012003

2022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39
ISSN:1000-2030
年,卷(期):2022.45(3)
  • 22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