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抗虫棉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抗虫棉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通过对31份抗虫棉种质资源材料的10个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并采用作图法,研究了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指数之间的关系.31份抗虫棉种质资源的10个数量性状可归纳为5个主成分因子,其累积贡献率达87.39%.在评价抗虫棉种质资源时,首先应考虑单株结铃数和衣分等产量结构因子,其次为株型因子,最后考虑果枝始节、生育期及早熟性等因子.31份种质资源被归为4组,地理远近和亲缘关系与遗传距离并不存在必然联系.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较为复杂,并非遗传距离越大杂种优势越明显.在进行抗虫棉种质资源评价时,不能以地理来源或亲缘关系为唯一标准;在亲本选配时,应选择遗传距离中等偏大的材料.
外文标题: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tic Distance and Heterosis in Insect Resistant Cotton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郝德荣、何林池、刘水东、周金凤、邢建美、黄昭平
展开 >
作者单位: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南通,226541
关键词:
抗虫棉
数量性状
主成分
遗传距离
聚类分析
杂种优势
基金:
江苏省农科院项目
项目编号:
6210305
出版年:
2008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金陵科技学院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影响因子:
0.5
ISSN:
1672-755X
年,卷(期):
2008.
24
(4)
被引量
7
参考文献量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