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1961-2018年西南地区夏季干旱变化特征及其与环流异常的联系

1961-2018年西南地区夏季干旱变化特征及其与环流异常的联系

扫码查看
利用1961-2018年中国西南地区312站降水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海表温度资料,采用夏季SPI(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指数作为干旱指数,研究了西南地区夏季干旱变化特征及其与环流异常的联系.结果 表明:西南地区夏季总体呈现变干趋势,尤其在云南、四川东南部干旱化趋势显著.当西南地区夏季显著干旱时,该地区对流层低层辐散、上层辐合,且向该地区的水汽输送偏少.造成西南地区干旱维持的原因可归结为大气波动活动异常和海温异常强迫.前者通过西风带扰动向下游的能量频散,为西南地区低层辐散、上层辐合的环流异常的形成和维持提供了必要的扰动能量积聚;后者通过热带西北太平洋异常热源对大气的强迫,使得该地区对流层低层(上层)形成异常辐合(辐散),在西南地区和热带西北太平洋形成了斜向垂直环流,使西南地区受下沉气流控制,从而形成了利于降水显著偏少和干旱发生并维持的条件.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ummer drought in Southwest China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circulation anomalies from 1961 and 2018

吕纯月、管兆勇、黄垭飞

展开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210044

四川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四川成都610071

SPI指数 夏季干旱 环流异常 西南地区

2019YFC151020141975073

2021

大气科学学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58
ISSN:1674-7097
年,卷(期):2021.44(4)
  • 9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