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身体技术的习得、转换与再造——基于广东连南排瑶"歌堂长鼓舞"形态的分析

身体技术的习得、转换与再造——基于广东连南排瑶"歌堂长鼓舞"形态的分析

扫码查看
[摘 要]舞蹈作为以身体为载体对外界做出主观反映的表现形式,往往成为本民族历史、经济、文化和社会现象的镜像方式.排瑶长鼓舞形态是排瑶人在特定的生存生境下为求生存习得技术成为体化记忆后,在实践中产生觉知转换,即融入主体性意识而形成.随着瑶汉交往的不断深入,瑶族对汉族文化、耕作方式的认同促使身体技术再生产,从而促进舞蹈形态的再造.长久表演实践中养成的身体表演技术也促进了舞蹈承继中的身体再造和鼓王身份重建下的身体重构.当下地方舞蹈文化展演建立起传统与当代、地方与国家的互动关系,地方文化纳入国家化进程中,彰显地方在国家的重要位置.身体技术理论下的舞蹈形态研究对民俗舞蹈的传承带来一定启示.

李婷、焦子钰

展开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广东广州 510665

身体技术 排瑶 长鼓舞

广东省教育规划课题(202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3)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2022)

22GXJK25123YJA760054GD22YYS06

2024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南京艺术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375
ISSN:1008-9667
年,卷(期):2024.(2)
  •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