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音乐地理学视域下莆仙戏生存缘由探析

音乐地理学视域下莆仙戏生存缘由探析

扫码查看
莆仙戏是自唐末始在福建莆仙地区容纳百戏技艺、融合北方歌舞杂剧、吸收南戏诸声腔,形成的以"兴化腔"演唱的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戏曲剧种,其历经战乱灾祸,千余年来久盛不衰,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类名录".莆仙地区曾因地理位置闭塞而文化发展迟缓,后中原战乱为这片土地带来"文化开悟"种子.在地理机缘上,莆仙地区依山傍水、土地肥沃又地处南戏传播要道,为莆仙戏吸收南戏诸声腔提供便利的同时,丰富的民俗活动也为戏曲的生态提供发展机遇.在历史变迁中,方言与文化景观逐渐成为土地与人民共同的精神纽带.莆仙戏发展的每一步历程都是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共同作用.

马达、陈晴晗

展开 >

莆田学院音乐学院,福建莆田 351100

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福建泉州 362000

莆仙戏 音乐地理学 兴化腔 妈祖信俗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14YJA760021

2024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南京艺术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375
ISSN:1008-9667
年,卷(期):2024.(5)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