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的临床诊断、血清学调查以及控制措施

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的临床诊断、血清学调查以及控制措施

扫码查看
[目的]为某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株感染防控工作提供科学的免疫防控方案.[方法]对某发病猪群(采用Bartha-K61经典毒株疫苗进行了猪伪狂犬病免疫)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其猪伪狂犬病gB抗体和gE抗体水平.[结果]根据调查、解剖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初步确诊该发病猪群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通过采取紧急免疫伪狂犬病HB2000毒株疫苗、调整免疫程序和配合药物治疗等措施,育肥猪死亡率从2.56%降低至0.60%;除了4周龄及12周龄猪群外,其余猪群伪狂犬病野毒抗体水平全部下降;种公猪、8周龄、10周龄、14周龄猪群伪狂犬病野毒抗体阳性率均为0.[结论]Bartha-K61经典毒株疫苗并不能提供完全的保护力,通过紧急免疫与流行毒株同源性较高的HB2000毒株疫苗,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控制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
Clinical Diagnosis, Ser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Wild-type Pseudorabies Virus Infection in Pigs

王礼伟、周刚、王萍、李鹏

展开 >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 淮安 223001

淮安市淮阴区马头镇畜牧兽医服务站,江苏 淮安223345

淮安市淮阴区淮高镇畜牧兽医服务站,江苏 淮安 223341

伪狂犬病毒野毒 流行病学调查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野毒感染

江苏省政策引导类计划江苏省政策引导类计划淮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研发展基金

SZ-HAZ2019004SZ-HAZ201800HYN201920

2020

畜牧与饲料科学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畜牧与饲料科学

CSTPCD
影响因子:0.332
ISSN:1672-5190
年,卷(期):2020.41(3)
  • 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