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桂枝茯苓丸加味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分析

桂枝茯苓丸加味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加味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并尝试探讨其作用机制,发挥传统中药在临床应用方面优势.方法:选取于2021年4月-2023年8月来本院择期进行单侧THA或TKA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于术后单独应用桂枝茯苓丸加味预防性抗凝,对照组应用桂枝茯苓丸加味结合利伐沙班预防性抗凝.分别记录术前、术后3 d、出院前两组患肢肿胀程度、D-二聚体、凝血功能(PT、FIB、APTT、TT)及DVT发生率,并进行组内及组间对比.结果:两组患肢肿胀程度对比术前肿胀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两组患肢均有不同程度肿胀,但治疗组患肢肿胀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两组患肢肿胀程度均有不同程度消退,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及凝血功能比较,两组术前D-二聚体,PT、FIB、APTT、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术后第3天PT、APTT、TT治疗组均较对照组延长(P<0.05),3项数据均在安全范围之内.而在出院前两组比较,治疗组TT与D二聚体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组内对比方面,术后第3天PT、TT及出院前FIB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院前TT与FIB与术后第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对照组中,术后第3天PT、APTT、FIB及出院前PT、FIB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院前FIB与术后第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加味能够通过减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肢肿胀程度及影响PT、TT起到预防DVT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冯立科、周敏华、梁伟斌、覃相力、李素岭

展开 >

佛山正骨骨科医院骨一科 广东佛山 528200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学部 广东佛山 528200

桂枝茯苓丸加味 深静脉血栓 人工关节置换

&&佛山市中医重点专病培育项目(十四五)

2020001004900TSZBPY07

2024

内蒙古中医药
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研究所

内蒙古中医药

影响因子:0.444
ISSN:1006-0979
年,卷(期):2024.43(1)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