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解痉针法配合手法整复干预训练伤肩周炎60例疗效观察

解痉针法配合手法整复干预训练伤肩周炎60例疗效观察

扫码查看
目的:探讨手法整复结合解痉针法干预训练伤性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部队训练伤性肩周炎病患通过手法整复结合解痉针法治疗,通过观察治疗前后简易McGill疼痛问卷简表(SF-MPQ)中PRI、VAS、PP1三项疼痛指标评分;肩关节活动度(ROM)分值以及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比较;(SF-MPQ)分值越低,疼痛级别越低,痛感越低;ROM分值越高,肩关节活动度越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观察简表(SF-MPQ)中三项指标分值:PRI(6.92±1.41)、VAS(1.87±0.62)、PPI(0.75±0.51)分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肩关节活动度(ROM):外展(155.87°±6.26°)、前屈(159.77°±5.88°)、后伸(52.20°± 2.82°)、内旋(75.22°±4.83 °)、外旋(75.77°±5.27°)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后肩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疗效治愈率63.3%,总有效率96.7%.结论:针对训练伤性肩周炎通过手法整复结合解痉针法干预10次后,肩关节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临床疗效较好适宜推广.

郑殿芳、武宇轩、戴永红、白峰凡、张璞

展开 >

武警内蒙古自治区总队医院康复医学与理疗科,呼和浩特 010040

91395部队良乡场站,北京 102400

武警第二机动总队医院,无锡 214000

肩周炎 手法复位 解痉针法 疗效观察

2024

内蒙古中医药
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研究所

内蒙古中医药

影响因子:0.444
ISSN:1006-0979
年,卷(期):2024.43(4)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