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北部湾涠洲岛珊瑚礁海域共生藻(Symbiodinium sp.)种类鉴定

北部湾涠洲岛珊瑚礁海域共生藻(Symbiodinium sp.)种类鉴定

扫码查看
2021 年 12 月在北部湾涠洲岛珊瑚礁海域分离纯化得到两株共生藻(BGERL71、BGERL72),通过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对其进行形态学初步鉴定,发现其与共生藻细胞大小和形态特征相似,进而基于LSU rDNA和 ITS序列构建最大似然法(ML)和邻接法(NJ)系统发育树并计算遗传距离,结果显示共生藻Clade A-F形成了 6 个独立的分支,其中涠洲岛两株共生藻与 Clade A 下的自在共生藻(Symbiodinium natans)聚在一起,它们与自在共生藻藻株的遗传距离亦为最小,分别为 0.000~0.002 和 0.000,从而确定这两株共生藻属于自在共生藻.本研究结果丰富了我国北部湾及南海北部珊瑚礁海域的共生藻种类多样性,为该海域珊瑚礁保护提供生物学基础数据.
Identification of Symbiodinium sp.from Weizhou Island,a coral reef area in Beibu Gulf

黎慧玲、徐轶肖、廖芝衡、谢欢达、黄鹄、顾海峰

展开 >

南宁师范大学 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 南宁 530001

广西大学 广西南海珊瑚礁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 530004

北部湾大学 广西北部湾海洋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 钦州 535011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 厦门 361005

展开 >

共生藻 系统发育树 遗传距离 珊瑚礁海域 北部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广西重点研发计划广西南海珊瑚礁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419761552020GXNSFDA297001桂科 AB21076016GXLSCRSCS2019002

2023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年,卷(期):2023.40(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