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长江下游南京"7.21"超历史高水位成因分析

长江下游南京"7.21"超历史高水位成因分析

扫码查看
2020年长江流域遭遇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和1998年的流域性大洪水,下游南京站于7月21日出现超历史最高水位,较1954年和1998年的最高水位分别高出0.17 m和0.25 m,超警戒水位持续长达50天,防洪形势极为严峻.根据长江下游大通至徐六泾河段的水文观测资料,结合已有对于长江上游与中游洪水发展过程的研究成果,详细分析了南京"7.21"超历史高水位形成和消落的全过程,揭示了超历史高水位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流域强降雨过程、上中下游干支流频繁的洪水遭遇是南京站高水位形成的核心因素,下游潮水位偏高、城市排涝显著增强等对南京站高水位的形成也有一定促进作用,上中游水库群拦洪削峰是控制南京站未超保证水位的关键.
Study on Nanjing"7.21"surpass historical high water level in the Lower Yangtze River in 2020

flood processesLower Yangtze Riverultra historical high water levelhigh tide level

罗龙洪、朱玲玲、凌哲、毕宏伟

展开 >

江苏省水利工程规划办公室,江苏南京 210029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湖北武汉 430010

洪水过程 长江下游 超历史高水位 高潮位

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长江水科学研究联合基金

2020001U2240224

2023

泥沙研究
中国水利学会

泥沙研究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17
ISSN:0468-155X
年,卷(期):2023.48(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