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初次诊断为2型糖尿病(T2DM)的男性患者血糖波动与骨代谢、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72例诊断为男性T2DM患者,依据骨密度T值分组骨量减少组与骨量正常组,比较两组间数据差异;以监测七段血糖(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凌晨2点血糖)评估血糖波动,计算出血糖水平的标准差(SDBG)、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收集患者年龄、身高、体重、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葡萄糖及胰岛素C肽、餐后2小时葡萄糖及胰岛素C肽,骨代谢指标包括25羟维生素D[25-(OH)D]、甲状旁腺素(PTH)、骨钙素(OC)、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β-胶原特殊序列(p-CTX),测定腰椎L1~4骨密度(BMD),将骨代谢指标、骨密度与其他数据做Perason相关性分析并进而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TH水平的升高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SDBG、PPGE数值的升高过程是相互平行发生的(P<0.05);PTH水平的下降,伴随身体质量指数(BMI)、空腹C肽(FC-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数值的增加(P<0.05);OC越低则其年龄、餐后2小时血糖(2hPG)、SDBG、PPGE、平均血糖(MPG)越高(P<0.05);25-(OH)D与年龄、HbA1c、MPG、空腹血糖变异指数(CV-FPG)呈负相关,与FC-P、2hC-P呈正相关(P<0.05);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的增加与年龄越大、2hPG、PPGE的增加保持一致(P<0.05);β-CTX则与年龄、BMI、FPG、2hPG、SDBG等存在正线性相关(P<0.05),BMD的减低与SDBG水平的升高有明显关联(P<0.05).校正年龄、BMI后,PTH、TP1NP表现出与SDBG的正线性相关(P<0.05);OC、BMD与之相反,则表现出与SDBG的负线性相关(P<0.05);25-(OH)D、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与血糖的波动与否关系不大.PTH、OC、TP1NP为自变量、SDBG为因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PTH、OC、BMD的变化与SDBG的变化关系密切.结论 在新诊断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SDBG越大,PTH越高、OC越低、BMD越低,提示血糖波动会引起破骨增加、成骨减少,引发骨密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