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地貌类型下景观格局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

不同地貌类型下景观格局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

扫码查看
地貌条件是影响局地人类土地利用意识形成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由此形成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不仅在景观尺度上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还是对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及政策的响应.该文选取重庆市沙坪坝区青木关镇、凤凰镇为研究区,调用其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重新划分土地利用类型,提取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与探讨不同地貌条件下景观格局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景观类型在同一地貌区内的格局特征不同,同一景观要素在不同地貌区的空间格局也有差异;中丘地貌区内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景观类型的本底不明显,受外界影响与干扰大;浅丘地貌区以耕地(水田和旱地)为本底,其他景观要素镶嵌于这一本底,受外来干扰强烈,斑块间差异较小,景观破碎化程度高,自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胁迫能力降低,是未来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转换与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区;低山地貌区由于受人类土地利用活动干扰逐渐减弱,正逐步向自然状态过渡.
Response to the landscape pattern on the land use pattern under the different types of geomorphology

王成、魏朝富、袁敏、蒋伟、李阳兵

展开 >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716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6

重庆市土地勘测规划院,重庆,400720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生物科学学院,贵阳,550001

展开 >

不同地貌区 土地利用方式 景观空间格局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重庆市教委资助项目

2005CB422006KJ060310

2007

农业工程学报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农业工程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529
ISSN:1002-6819
年,卷(期):2007.23(9)
  • 44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