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极端降雨情形下黄土区水土保持治理的减沙效益估算

极端降雨情形下黄土区水土保持治理的减沙效益估算

扫码查看
极端降雨情形下水土流失治理的效益评估对黄河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缺乏有效的针对降雨事件尺度的定量评估方法,该问题长期存有争议.2017年陕西榆林"7·26"特大暴雨致灾严重,引发广泛关注.该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事件尺度的减沙效益计算方法,并以岔巴沟流域为研究对象,计算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在"7·26"暴雨事件中的减沙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在流域未治理时段,高强度降雨事件具有较好的降雨径流关系,并且事件平均含沙量相当稳定,藉此可估计"7·26"洪水发生在未治理时段的产流量和平均含沙量,从而计算出相应的产沙量,估算出流域治理的总减沙效益.进一步,利用坡面措施(包括梯田和植被)和淤地坝减沙机制的不同,可分割其各自的减沙贡献.计算结果表明,"7·26"暴雨中,流域水土保持治理使得洪水平均含沙量减小83%,径流减小55.1%,流域治理的总减沙效益因此高达92.4%,与2007-2017年岔巴沟流域泥沙的减幅相当.总减沙效益中有55.1%来自坡面措施,37.3%来自淤地坝措施,2种措施均发挥重要作用.该方法不仅可以计算流域水土保持治理的总减沙效益,还能够分割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效益,可广泛应用于黄土区极端降雨情形下水土流失治理的效益评估.
Estimation of sediment reduction benefit by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under extreme rainfall in a loess watershed

郑明国、梁晨、廖义善、黄斌、袁再健

展开 >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华南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 510650

梅州市国际水土保持研究院,梅州 514000

泥沙 植被 土壤侵蚀 水土保持 减沙效益 极端降雨 黄河中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广东省科学院专项资金项目广东省科学院专项资金项目

416712782019GDASYL-01030432019GDASYL-0401003

2021

农业工程学报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农业工程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529
ISSN:1002-6819
年,卷(期):2021.37(5)
  • 1
  • 8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