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后生产主义视角下我国乡村振兴研究

后生产主义视角下我国乡村振兴研究

扫码查看
传统的乡村社会学研究长期陷于"城市导向"的发展框架中,在"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下,学界更倾向于关注乡村生活的"社会病理性问题",将农业转型和乡村振兴研究的目标定位为乡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后生产主义理论对于重新定义乡村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研究生产主义模式下我国农业的变迁和乡村的转型,以及后生产主义阶段农业转型的路径和乡村振兴的策略.研究认为,应采取多元化、多功能的农业发展模式,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农产品和农村消费服务的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促使传统农业型乡村逐渐转型为以消费、生态、休闲功能为主的后生产主义乡村,实现不同于工业化、城镇化的乡村振兴之路.

刘姝婧

展开 >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6

南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

后生产主义 乡村振兴 乡村转型 多功能农业

2024

农业经济
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

农业经济

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55
ISSN:1001-6139
年,卷(期):20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