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水氮管理模式对玉米地土壤氮素和肥料氮素的影响

不同水氮管理模式对玉米地土壤氮素和肥料氮素的影响

扫码查看
为了解决东北地区灌溉条件下水氮合理施用问题,以大田试验为基础,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设置3个灌水定额水平(W1:40 mm,W2:60 mm,W3:80 mm)和3个施氮量水平(N1:180 kg/hm2,N2:240 kg/hm2,N3:300 kg/hm2),分析比较了不同水氮管理模式对玉米地土壤氮素的吸收、土壤无机氮残留、土壤-作物氮平衡以及肥料氮去向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0~100 cm土层铵态氮、硝态氮的含量和累积量均呈现增加的趋势;提高灌水量可以提高60~ 100 cm土层铵态氮累积量、80~10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对土壤-作物氮平衡的研究表明,增加施氮量可以提高土壤无机氮残留量和氮素盈余,而作物氮素吸收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氮素盈余量和表观损失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肥料氮累积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施氮量300 kg/hm2时肥料氮累积量占比21.27%~ 31.23%,肥料氮残留量和损失量所占比例均有所提高.玉米植株氮素中有66.70%~ 75.05%来自于对土壤氮的累积,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玉米植株土壤氮素累积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综合不同水氮管理模式对玉米地土壤无机氮残留、土壤-作物氮平衡以及肥料氮去向的影响得出,灌水60 mm、施氮240 kg/hm2的水氮组合可保证肥料氮的充分利用,减少无机氮的残留和损失.
Effects of Different Water and Nitrogen Managements on Soil Nitrogen and Fertilizer Nitrogen in Maize Field

张忠学、刘明、齐智娟

展开 >

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建筑学院,哈尔滨150030

东北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30

玉米 水氮管理 铵态氮 硝态氮 氮平衡 同位素示踪技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51809042

2020

农业机械学报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农业机械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EI
影响因子:1.904
ISSN:1000-1298
年,卷(期):2020.51(2)
  • 19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