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青藏高原东北部耕地撂荒影响因素分析——以湟水上游为例

青藏高原东北部耕地撂荒影响因素分析——以湟水上游为例

扫码查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发展快速推进,全球范围内耕地撂荒已成为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的重要趋势之一,深刻改变了农村土地景观,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也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湟水流域上游36个样本村农户的调查问卷数据,在农户类型划分的基础上,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自然、社会等方面分析不同类型农户撂荒耕地的原因,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湟水上游耕地撂荒比较普遍,撂荒农户占比为10.74%,所有农户撂荒面积占总耕地面积比为3.08%,但撂荒农户撂荒面积占撂荒农户耕地面积比高达24.01%,撂荒地主要集中在峡口附近和农牧交错带,平坦地区和距离西宁市较近的地区撂荒较少.耕地撂荒的主要因素为耕地坡陡无法开展机械作业、土地贫瘠和耕地距离远3种;在众多影响因素中自然因素占据主导,其次是农户自身特征因素,最后是社会经济因素.农户会根据耕地特征和自身条件将耕地效益发挥到最大化,同时也会结合现实条件对耕地进行选择性撂荒,故耕地撂荒情况在不同类型农户之间差异明显.不稳定型农户户均撂荒面积最少,稳定型次之,基本型最多.而拥有耕地的数量以及转出面积和退耕面积是不同类型农户撂荒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研究区内退耕耕地并未完全落实,导致大面积耕地处于荒芜状态.因此,提出需加强耕地保护和补偿、完善土地流转等相关法律制度,大力建设具有农村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等建议.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armland abandoning behaviors in the northeas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A case study of the upper reaches of Huangshui River

李燕燕、陈琼、刘峰贵、周强、许寰戈、马伟东

展开 >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8

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青海 西宁 810008

耕地撂荒 影响因素 农户类型 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 青藏高原 湟水上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

41261010415500042019-SF-A12

2019

农业现代化研究
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TPCD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722
ISSN:1000-0275
年,卷(期):2019.40(6)
  • 5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