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现代化与农民职业化耦合视角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以黑龙江为例

农业现代化与农民职业化耦合视角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以黑龙江为例

扫码查看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保障农村人力资本和缓解"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等农村建设问题具有支撑作用。基于农业现代化与农民职业化耦合视角,以黑龙江省为例,利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二者发展特征和耦合协调发展关系,以此为基础探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结果表明,2015—2017年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数在0。330~0。351间波动,农民职业化综合评价指数在0。323~0。329间波动。考察期内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略超前于农民职业化的发展,且各地级市农业现代化和农民职业化综合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高值区集中在哈尔滨、绥化、齐齐哈尔等西南部城市。黑龙江省两大系统耦合度波动幅度较小,维持在0。478~0。481之间,整体处于拮抗耦合阶段;耦合协调度保持在0。387~0。389之间,耦合协调等级整体处于轻度失调阶段。耦合协调度在空间格局分布上呈现由东北部城市向西南部城市递增趋势。因此,为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职业化向优质协调方向发展,需进一步优化发展较为薄弱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出因地制宜制定培育目标;因势利导丰富培育内容;推陈出新探索培育模式;多措并举完善政策扶持体系来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
The path of cultivating new-type professional farm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tegration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farmer's professionalization: A case study of Heilongjiang

刘畅、王思怡、马国巍、吴立全

展开 >

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路径 农业现代化 农民职业化 耦合协调发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17BJY09917JYD23318GLE457

2020

农业现代化研究
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TPCD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722
ISSN:1000-0275
年,卷(期):2020.41(4)
  • 23
  •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