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长江经济带粮食生产时空动态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长江经济带粮食生产时空动态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扫码查看
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新常态下研究长江经济带粮食生产情况,对保障长江流域粮食安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运用变异系数、Theil指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重心模型等方法探究1999—2018年长江经济带粮食生产的时空演变,并结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结果发现:1)长江经济带粮食生产水平总体差异呈扩大态势,地带内差异是造成区域粮食生产变化的主要原因,其平均贡献度达98.09%.2)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具有显著正向集聚特征,并随时间推移呈"增强―减弱―增强"的变化趋势;局部空间自相关显示高值集聚区主要集中在江淮平原附近,低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川、滇西部的少数民族地区以及浙江省内的大部分城市.3)粮食产量重心在111.77°E~112.68°E,29.81°N~30.15°N之间变动,重心轨迹在东北、西南方向交替变化.4)化肥施用量、人口总量对粮食生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粮食生产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基于生产要素投入和社会经济两方面作用强度的空间差异,通过优化施肥结构,提升测土配方技术入户率,加强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推进粮食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集成配套等措施,提高长江经济带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The spatio-temporal evolving pattern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grain produc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吴静芬、李丁、刘笑杰、肖人荣、戚禹林

展开 >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粮食生产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长江经济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41271141lzujbky-2017-it100

2021

农业现代化研究
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TPCD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722
ISSN:1000-0275
年,卷(期):2021.42(3)
  • 13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