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河南省碳排放时空格局及驱动力分析

基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河南省碳排放时空格局及驱动力分析

扫码查看
河南省面临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承载力较低和碳排放基数较大等诸多问题,这给双碳战略的有效实施带来了挑战.本研究旨在系统研究河南省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量时空格局的影响,为政府制定低碳土地利用模式以及差异化的碳减排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基于 2000-2020 年河南省土地利用和能源消费数据,结合土地利用碳排放量方法和ArcGIS技术,本研究量化了河南省碳排放的时空格局分布,并借助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了河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量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建设用地和耕地是河南省主要的碳源,林地则是主要的碳汇,碳吸收量占总吸收量的90%以上.总体上,河南省碳排放量呈现出先快速增长后缓慢下降的趋势,从2000 年的 3 367 万t增长到 2010 年的 7 337 万t,增长率为 118%;而在 2010-2020 年下降了 524.7 万t,下降率为 7%.空间上,不同市域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碳排放量水平差异,部分市域存在碳收支不平衡,且碳排放量远超碳吸收量.此外,城镇化水平、人口规模和建设用地占比对碳排放量产生显著影响,尤其是建设用地q值增长幅度最大,而人口规模q值在 2020 年最高.通过探究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碳排放量变化和空间格局变化以及碳排放格局的驱动力,对推动河南省土地利用方式向低碳化转变,制定有效的政策具有重大意义.
Spatial-temporal patterns and driving force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Henan Province based on land use structure changes

land use changecarbon emissioncarbon sinkgeographical detector methodHenan Province

魏心雨、王雁杰、孙梦媛、王智芳、周凯

展开 >

河南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新乡市景观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 新乡 453000

土地利用变化 碳排放 碳汇 地理探测器 河南省

九三学社中央参政议政重点调研项目(2023)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新乡市软科学研究计划

2023-ZDJH-181RKX2021015

2023

农业现代化研究
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TPCD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722
ISSN:1000-0275
年,卷(期):2023.44(5)
  • 2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