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论语·颜渊》"樊迟问仁"章仁知、直枉辨疑

《论语·颜渊》"樊迟问仁"章仁知、直枉辨疑

扫码查看
《论语·颜渊》"樊迟问仁"章一语道破仁的本质是爱人,并以仁智双彰引发仁知、直枉两对关系的思考.在仁知问题上,中古儒者皇侃所持樊迟未达是由于已晓爱人而未晓知人之说受到近世儒家的认可,关于樊迟复问子夏一节的注解也证明樊迟是因不知而未达.在直枉问题上,孔子推崇忠恕、过而能改,汉唐诸儒废枉存直的注解轻视道德教化的功能,与孔子的原意不符,钱穆等现代学者直于枉上的注解更为合理.各个注家的争议实际上是汉学、宋学研究方法之争,汉儒重训诂,朱熹突破汉儒的局限,以义理之学将两对关系结合起来,接续汉学的清代学者在时代背景分析的加持下,有力推动了近世儒家经典诠释活动的开展.

裴洋

展开 >

陕西师范大学 哲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爱人 仁知 直枉 选官 忠恕

2024

平顶山学院学报
平顶山学院

平顶山学院学报

影响因子:0.159
ISSN:1673-1670
年,卷(期):2024.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