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水稻稻瘟病发病规律与防治措施

水稻稻瘟病发病规律与防治措施

扫码查看
水稻稻瘟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温暖潮湿"型病害,水稻在菌源具备、品种感病的前提下,气象条件是影响病害发生与发展的主导因素。水稻处于感病阶段时,气温在20℃-30℃,尤其在24℃-28℃,阴雨天多,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易引起稻瘟病严重发生。稻瘟病主要危害水稻叶片、茎杆、穗部。由于为害的时期和部位不同,又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由于特殊的伏旱、高温高湿、低温寡照的自然气候,是水稻稻瘟病重发区、。本文针对水稻稻瘟病严重发生的情况,分析探讨了稻瘟病在水稻生产上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供生产上应用。

赵文生

展开 >

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哈尔滨分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90

水稻稻瘟病 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

2012

科技创新与应用
黑龙江省报刊出版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科协技术协会

科技创新与应用

影响因子:0.993
ISSN:2095-2945
年,卷(期):2012.(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