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法律儒家化的重要载体,犯罪存留养亲是孝道精神的体现,自北魏入律,经历了形成、完善与规制三个时期.清代集历朝立法经验之大成,通过修例与援引比附,放宽与扩大了存留养亲的适用条件和实施范围,除了宣扬孝道,也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体现了情理法的平衡.本文以大清律例中的"犯罪存留养亲"条目为出发点,以《刑案汇览》四种所收录的157则留养案例为中心,分析存留养亲在清代的规范建构与实践情形,探寻律例文本与司法操作中各方的权力互动,最终达到允协之治的过程,以期初步构建清代犯罪存留养亲的整体面貌,并从情理法相融合的层面发掘存留养亲的精神意蕴,进而探究其对当下的启示与可能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