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1980~2014年中国生态脆弱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1980~2014年中国生态脆弱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扫码查看
为了全面把握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生态脆弱区气候变化的特征,利用基于全国2000多个站点的格点化逐月资料,对中国典型生态脆弱区1980~2014年的日平均气温、日最高和最低气温、降水、相对湿度、风速和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生态脆弱区日平均气温、日最高和最低气温几乎都呈上升趋势;日平均气温增幅北方大于南方;北方生态脆弱区日平均气温、日最高和最低气温、南方生态脆弱区日最低气温的季节增幅多为春季最大,秋季或冬季最小.(2)全区平均降水变化趋势不明显;生态脆弱区降水距平百分率春季多为增长趋势,夏季多为减少趋势,秋、冬季和年北方多为增长趋势,南方多为减少趋势.(3)相对湿度以减少趋势为主,只有黄土高原南部脆弱区秋、冬季和干旱半干旱区脆弱区冬季相对湿度距平百分率的趋势为正,这几个正值区同时也是降水增长大值区.(4)风速基本为减少趋势,春季减少趋势最大.(5)全区平均蒸发皿蒸发量春、夏季和年为减少趋势,冬季为增长趋势;北方生态脆弱区蒸发皿蒸发量四季和年多呈减少趋势;南方生态脆弱区蒸发皿蒸发量春、夏季以减少趋势为主,秋、冬季和年呈增长趋势.
Climate Change Characteristics in Ecological Fragile Zones in China during 1980-2014

孙康慧、曾晓东、李芳

展开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成都610225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

展开 >

中国生态脆弱区 气候变化 气温 降水 相对湿度 风速 蒸发皿蒸发量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7YFA06048044157510941475099

2019

气候与环境研究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691
ISSN:1006-9585
年,卷(期):2019.24(4)
  • 22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