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早产儿VAP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策略

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早产儿VAP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策略

扫码查看
目的:分析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机械通气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危险因素,寻求对应的预防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 2020 年 1 月 1 日~2023 年 1 月 1 日诊治的 90 例RDS机械通气早产儿进行资料分析,以发生VAP的35 例RDS机械通气早产儿为观察组,未发生VAP的 55 例为对照组,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分析。分析诱发RDS机械通气早产儿出现VAP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对应的预防策略。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 min新生儿Apgar量表评分、RDS分级、重复插管次数、有创通气时间、拔管后无创通气时间为RDS机械通气早产儿出现VAP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DS分级、重复插管次数、有创通气时间、拔管后无创通气时间为导致RDS机械通气早产儿V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上述影响因素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701、0。861、0。768、0。773,敏感性较高。结论:RDS机械通气早产儿VAP的发生可能与RDS轻重程度、通气时间及重复插管次数有关,因此,应继续优化护理流程,强化临床治疗效果。

李楚、于艳、顾敏、朱晨

展开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徐州 221000

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预防

2024

齐鲁护理杂志
山东省护理学会

齐鲁护理杂志

影响因子:1.452
ISSN:1006-7256
年,卷(期):2024.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