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间断俯卧位通气对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间断俯卧位通气对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扫码查看
目的:探讨间断俯卧位通气对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10 月 1 日~2023 年 5月31 日收治的 100 例重度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两组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仰卧位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干预+间断俯卧位通气;比较两组不同时间呼吸力学指标[包括肺顺应性、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肺血管功能[包括右心房压(PRA)、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楔压(PAWP)、跨肺梯(TPG)、肺血管阻力(PVRi)]、动脉血气水平[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入氧浓度(Fi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pH值]。结果:通气 24 h后,两组肺顺应性、PRA、PAWP水平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通气 24 h后,两组PEEP、TPG、PVRi水平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通气24 h后,两组PaO2、SaO2、PaO2/FiO2、pH值、PaCO2、FiO2 水平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间断俯卧位通气可改善重度ARDS患者通气支持时的肺部呼吸力学指标,有利于肺血管功能的改善,从而促进患者的氧合状态和血气恢复,但对mPAP无改善作用。

安红征、周建伟、吴永丽

展开 >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河南南阳 473000

间断俯卧位通气 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氧合状态

2024

齐鲁护理杂志
山东省护理学会

齐鲁护理杂志

影响因子:1.452
ISSN:1006-7256
年,卷(期):2024.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