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后真相时代社交媒体情绪极化研究
后真相时代社交媒体情绪极化研究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后真相时代,社交媒体舆论场呈现出"弱事实—强情绪"的特点,渐成"情绪互联网".情绪极化主要具有四大特征:"强情绪—弱事实"的非理性认知方式、负面情绪的放大器、视觉符号的迷因传播盛行、以"情绪领袖"为核心的圈层化网络传播.情绪极化的生成机理可以主要从心理层面、技术层面、社交媒体平台层面三个角度来解释.情绪极化导致舆论场的对立和撕裂,需要从情绪治理和圈层化治理两方面来遏制情绪极化的负面影响,建构理性和包容的橄榄型舆论场.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刘晓燕、张乐乐
展开 >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情绪极化
生成机理
情绪治理
圈层化治理
橄榄型舆论场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
23BXWO95
出版年:
2024
青年记者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山东省新闻学会
青年记者
影响因子:
0.184
ISSN:
1002-2759
年,卷(期):
202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