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在地化多维共情:孔子学院面向海外青年群体的跨文化传播

在地化多维共情:孔子学院面向海外青年群体的跨文化传播

扫码查看
"共情"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策略,做好面向海外青年群体的共情传播,对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全球16所孔子学院的18位院长(或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并对孔子学院线上文化活动开展多次参与式观察发现,孔子学院面向海外青年进行跨文化共情传播采用了多维模式,即通过在地化共情实践助推海外青年自我实现、激发跨文化趣缘联结,借助社交平台扩大传播覆盖面、构建在线趣缘社区,并最终提升海外青年的跨文化共情力.海外青年在参与孔子学院活动中的跨文化共情触发机制,包括物质体验、人际交往和精神共鸣等多个层面.

钟新、林芊语、蒋贤成

展开 >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共情 国家传播 跨文化传播 孔子学院 Z世代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22AZD074

2024

青年记者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山东省新闻学会

青年记者

影响因子:0.184
ISSN:1002-2759
年,卷(期):2024.(9)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