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刍谈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刍谈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扫码查看
一、《历史与社会》课不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现象新课标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在初中开设让学生掌握必备的社会历史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知目标的综合《历史与社会》课不仅有利于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任务,有利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也说明了《历史与社会》课在提高全民素质教育中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然而在现实的农村推进《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并没有实质性进展,人们还未从诸多困惑中解脱出来,该学科不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情况仍相当严重。

钱忠江

展开 >

浙江省嵊州市甘霖镇蛟镇中学

《历史与社会》课 农村初中 教学存在 社会课 全民素质教育 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势发展 国民素质

2012

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
青年与社会杂志社

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

影响因子:0.025
ISSN:1006-9682
年,卷(期):2012.(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