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掌握毕业生就业状况,为更好地开展医学生教育工作提供实际依据。方法:设计《重庆医科大学毕业生跟踪调查表》,对毕业生基本信息、综合素质发展等情况进行追踪调查;设计《用人单位对重庆医科大学毕业生情况反馈表》,对毕业生实际工作情况、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反馈与评价,并对该两项问卷进行数据收集、整理与频数分析。结果:(1)毕业生就业途径分别为:自行联系单位占35.48%(265/747),通过学校招聘会占32.53%(243/747),依靠他人推荐占8.57%(64/747),其他途径占23.29%(175/747);(2)在校期间,学生综合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提升,主要是:专业实践能力(596人,占79.79%)、人际交往能力(344人,占46.05%)、自学能力(342人,占45.78%)、社会活动能力(319人,占42.70%)、心理素质(263人,占35.21%)、组织管理能力(223人,占29.85%)、英语能力(157人,占21.02%)、计算机能力(125人,占16.73%);(3)64.86%(168/259)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整体印象很好,32.05%(83/259)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整体印象良好,2.70%(7/259)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整体印象一般,0%(0/259)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整体印象较差,0.39%(1/259)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整体印象很差。(4)在工作过程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思想表现、敬业精神、专业知识、团队合作方面的素质评价分别占:65.25%(169/259)、64.86%(168/259)、64.48%(167/259)、55.21%(143/259)。结论:通过在校期间各项能力的培养,毕业生综合素质较高,就业状况良好,用人单位对其工作能力、整体素质等方面评价均较高。学校应坚持科学的学生培养模式,同时不断发现并改进学生培养中的不足,创新培养方法、完善培养模式,使重庆医科大学毕业生具备更强的综合能力,提高毕业生核心竞争力,以适应新环境与新形势的要求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