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京津冀夏季雾的特征与预报

京津冀夏季雾的特征与预报

扫码查看
综合运用气象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卫星云图及ERA5资料,分析了2000—2019年京津冀地区夏季雾的时空分布、边界层,以及高空地面气象要素特征,建立了夏季雾天气概念模型,并进行了典型个例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大部分地区平均每年出现夏季雾1~4 d,西北部、东北部和东南部出雾时最小能见度相对偏低,张家口中部至保定西北部、保定东南部至沧州中部和衡水一带平均最小能见度可低至300 m以下;平原地区夏季雾持续日数空间差异小,普遍为1~1.4 d,山区持续时间相对较长;雾的生消有明显日变化,夜间至日出前后高发,日出后3h内消散.夏季雾出现时通常逆温层底高、厚度薄、温差小、强度弱,地面气温日较差在7℃以上,风速为1~2.4 m·s-1是有利于雾形成的重要条件,雾发生时风向以偏南风或偏北风为主.京津冀夏季雾的三种典型概念模型为高空槽后或高压脊控制下的辐射雾、高空槽前西南气流控制下的平流雾或平流辐射雾、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雨雾.
Characteristics and Forecasting of Summer Fog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许敏、李江波、田晓飞、黄浩杰

展开 >

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石家庄 050021

河北省廊坊市气象局,廊坊 065000

河北省气象台,石家庄 050021

夏季雾 逆温 气象要素特征 环流形势分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411750142014BAC16B0412277114D8122022

2022

气象
国家气象中心

气象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337
ISSN:1000-0526
年,卷(期):2022.48(7)
  • 1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