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华南沿海一次暖区特大暴雨的对流特征和发展机制分析

华南沿海一次暖区特大暴雨的对流特征和发展机制分析

Conve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Mechanisms of an Extreme Warm-Sector Rainfall in the Coastal Area of South China

扫码查看
2017 年 6 月 22 日华南沿海经历了一次罕见的极端降雨事件(24h最大累计雨量 562.5 mm),刷新了当地多项历史雨量纪录.使用NCEP/NCAR再分析数据和多源观测数据,分析了这次降雨过程的天气背景、天气尺度触发和维持机制、中尺度环流的演变及雷达特征等.结果表明:这次极端降雨发生在暖湿偏南气流中,双低空急流相互配合产生的上升运动是此次暴雨主要的天气尺度触发机制,其中边界层急流的建立也为雨区提供了有利不稳定能量和水汽条件,整个降雨过程随着双低空急流结构配合的减弱而结束.降雨形成较弱的冷池出流边界在锦江南侧和岗美东南侧原地少动,并不断激发新生对流,使得对流云团在锦江和岗美地区准静止,从而产生极端累计降雨量.整个降雨过程中对流结构表现出低质心的结构特点,对流成熟阶段锦江和岗美地区近地面平均雨滴粒径较为接近,锦江降雨效率高于岗美主要体现在更加密集的雨滴数量上.

蒲义良、卢栩诗、胡胜、刘显通、叶朗明、张楚、李晓惠

展开 >

广东省江门市气象局,江门 529000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州 510080

广东省台山市气象局,台山 529299

暖区特大降雨 对流触发 雷达特征 中尺度系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气象局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419751382019A1515010814GRMC2020M27

2023

气象
国家气象中心

气象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337
ISSN:1000-0526
年,卷(期):2023.49(2)
  • 1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