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17年春夏呼伦贝尔草原干旱过程多种监测指数对比分析

2017年春夏呼伦贝尔草原干旱过程多种监测指数对比分析

扫码查看
以2017年春夏季呼伦贝尔草原干旱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呼伦贝尔草原范围内6个气象站的气温、降水数据和MODIS NDVI数据,分析对比2017年4-9月多种气象干旱指数(Pa30、SPI30、SPEI30、CI、MCI)与植被状态指数(VCI)的监测情况.结果 表明:只考虑单一降水的气象干旱指数(Pa30、SPI30)在4月波动较大,且此类指数无法反映出高温等其他气象条件对干旱发展的影响.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MCI)由于引入多时间尺度干旱进行计算,旱情缓解时轻旱等级持续的时间过长,且草原植被在降水增加后的恢复速度较快,造成干旱缓解期间植被与监测结果差异较大.MCI与同期和前1期VCI的相关性最好,CI和SPEI30与前1期和前2期VCI的相关性较好,而只考虑单一降水的气象干旱指数与VCI的相关性普遍偏差.植被对SPEI30的响应时间更长,更适宜草原生态干旱的早期预警使用.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onitoring Effect of Various Meteorological Drought Indexes and Vegetation Status Index during a Prairie Drought

曲学斌、金林雪、王颖、姜凤友

展开 >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20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气象局,呼伦贝尔021008

内蒙古农业气象与生态中心,呼和浩特010051

气象干旱指数 植被状态指数 呼伦贝尔草原 相关性分析

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基金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青年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遥感创新团队资助

IAM201706nmqnqx201704CCSF201721

2019

气象科技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技术中心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气象科技

CSTPCD
影响因子:1.154
ISSN:1671-6345
年,卷(期):2019.47(1)
  • 8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