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1998年武汉大暴雨过程的切变涡度及非绝热加热垂直结构分析

1998年武汉大暴雨过程的切变涡度及非绝热加热垂直结构分析

扫码查看
文中通过比较1998年武汉大暴雨期间相对涡度、切变涡度和纬向切变涡度 (ζs1),发现ζs1中心与暴雨中心位置有更好的对应关系,其在时序上高空负纬向切变涡度发展要超前强降水出现约1 d.暴雨发生前高空反气旋性涡度增强,且与此同时,低层要求有正涡度发展.暴雨发生时段对应着Q1,Q2的高值区,并具有强上升运动,且Q1,Q2两者之间存在较强的耦合.视热源中心在450 hPa,而水汽汇中心主要在600 hPa附近.Q1,Q2局地变化和平流变化是反位相分布的,共同的作用是减小对加热的贡献.Q1中局地变化可省略,但Q2中局地变化在第2次强降水时段可达4 K/d左右,因此不能省略.垂直输送项在Q1,Q2中是最主要的加热项.
RESEARCH ON VERTICAL SECTION OF SHEAR VORTICITY AND DIABATIC HEATING WITH WUHAN TORRENTIAL RAIN IN 1998

周兵、徐海明、谭言科、何金海

展开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南京气象学院

纬向切变涡度 视热源 水汽汇 武汉大暴雨

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我国气候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项目

400230011998040908

2001

气象学报
中国气象学会

气象学报

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65
ISSN:0577-6619
年,卷(期):2001.59(6)
  • 1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