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与中国夏季年际气候异常关系的年代际变化

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与中国夏季年际气候异常关系的年代际变化

扫码查看
利用中国站点观测逐月降水和月平均气温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揭示了热带印度洋偶极子(IOD)与中国夏季气候异常关系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IOD与中国夏季年际气候异常的关系既有稳定的一面,又存在着年代际变化.较为稳定的关系表现为:IOD与同年夏季长江黄河之间的降水变化存在显著负相关,与四川气温变化存在显著正相关;IOD与次年夏季四川降水存在显著正相关.伴随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大尺度环流年代际转型,IOD与中国气候年际异常的联系亦发生变化:IOD正位相年的同年夏季降水异常型,由中国大部分地区偏少变为长江以南(北)偏多(少),气温由西南地区东部偏暖变为长江以南(北)偏冷(暖);次年夏季降水由全国大部分地区偏多变为长江以南(北)偏少(多),气温由全国大部分地区相关不显著变为黄河以南大部分地区显著偏暖.在IOD负位相年,中国夏季气候异常的特征与IOD正位相年相反.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大尺度年代际气候转犁前后,与IOD相关的东亚大气环流异常特征明显不同.在IOD发展阶段,在70年代末以前,印度夏季风和南海季风偏强,副热带高压势力偏弱,导致中国华南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华北西部以及内蒙古中部等地降水偏多;70年代末以后,东亚大陆中纬度为弱的东风距平,导致新疆北部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华南降水偏多.在IOD次年夏季,70年代末以前,华南、河套以及四川等地盛行偏南气流,降水偏多;70年代末以后,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高偏西偏强,华南、江南降水偏少.
Interdecadal chang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opical Indian Ocean dipole and anomalous summer climate in China

赵珊珊、周天军、杨修群、朱益民、谭言科、孙旭光

展开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应用与服务室,北京,100081

南京大学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南京,210093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南京,211101

展开 >

热带印度洋偶极子 中国夏季降水和气温 年际异常 年代际变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行业专项中国气象局行业专项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40523001407309534042500940405010GYHY200706010GYHY200706005

2009

气象学报
中国气象学会

气象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65
ISSN:0577-6619
年,卷(期):2009.67(4)
  • 15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