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微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对辽宁一次暴雪的数值模拟差异分析

微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对辽宁一次暴雪的数值模拟差异分析

扫码查看
利用WRFv3.9.1中尺度数值模式,采用Lin、WSM6、Thompson、WDM6四种微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对2007年3月4日辽宁特大暴雪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使用61个国家级气象站降水观测资料,评估了模式对此次降水过程的模拟能力,对比分析了不同微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模拟降雪过程中相态变化和水成物空间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微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均能模拟出与CloudSat卫星反演反射率分布相接近的结果,其中Thompson方案模拟的回波顶更高,向北伸展的范围也更大,其他3种方案回波顶高均在8 km附近.4种方案对降水落区的模拟略有差异,整体来看WSM6方案对本次降水的极值中心位置,以及不同降水量级的TS评分整体都优于其他3种参数化方案.降水相态模拟与观测的对比分析发现,WSM6、Lin和WDM6三种方案均能够模拟出雨雪分界线不断南压的过程且雨雪分界线位置准确,而Thompson方案对辽宁南部地区雨转雪时间模拟偏晚.从云微物理特征上看,4种方案均能模拟出大气低层存在的雨水粒子,其中WDM6方案模拟的雨水含量明显较其他3种方案更多,Thompson方案模拟出更多的雪粒子和最少的霰粒子,Lin方案霰粒子南北范围广、伸展高度高,WSM6和WDM6两种方案模拟出较少的霰粒子,这两种方案模拟的云冰高度也更低,正是各种水成物空间分布的差异决定了不同微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对降水量和降水相态模拟的差异.

滕方达、李得勤、蒋大凯、杨森、王寒、陆井龙、聂安祺

展开 >

沈阳中心气象台,沈阳,110166

辽宁省气象局,沈阳,110166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沈阳,110166

辽宁省气象服务中心,沈阳,110166

展开 >

云微物理 参数化方案 暴雪模拟 降水相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辽宁省气象局课题

2018YFC15068032018YFC1507302BA201909

2020

气象学报
中国气象学会

气象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65
ISSN:0577-6619
年,卷(期):2020.78(4)
  • 3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