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作为国内唯一缺乏平原地貌的省份,耕地分布不均、面积狭小,农民收获低下、农业生产困难,因而农业机械化是解决这一困境的有效途径.显然,就州如此典型的地貌而言,推广适宜的"微耕机"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手段.但是,因"微耕机"的技术水平有限、农机农艺相分离、机械操作不便于农民使用等问题导致"微耕机"在贵州的应用并不广泛.本文通过面对面访谈,集中相关文献和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采用统计检验、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数据处理方式,研究贵州省主要粮食作物在生产过程中"微耕机"的使用情况与效用.基于分析结果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有效对策,通过引导机械研发者为贵州农民提供所需的农业生产机械,加速贵州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紧扣乡村振兴战略,达到提高贵州农民收入水平,靠自己的努力过上幸福生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