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09—2017年南沙群岛珊瑚礁砾洲演变

2009—2017年南沙群岛珊瑚礁砾洲演变

扫码查看
通过对南沙群岛永暑礁、西门礁和安达礁3个砾洲结合现场实测数字高度模型(DEM)的遥感影像分析,重建了2011(2009)、2013、2015、2017年4个时段的砾洲DEM,分析揭示出珊瑚礁砾洲不同时段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其演变过程.结果显示:2009—2017年间,安达礁砾洲以侵蚀为主,砾洲不断缩小,平均高度、面积和体积呈下降趋势;2011—2017年间,永暑礁砾洲以水平和垂直加积为主,砾洲不断扩大增高,平均高度、面积和体积呈增长趋势;西门礁砾洲以水平加积为主,面积呈增大趋势,而平均高度呈下降趋势,体积变化趋势不明显.2011—2017年间,永暑礁和西门礁砾洲呈现向东或东南礁坪内侧潟湖方向的移动,而安达礁砾洲2009—2017年间则向西北方向礁坪外侧移动,移动距离明显大于永暑礁和西门礁砾洲.3个砾洲的演变主要受季风浪和台风浪的控制,表现为砾洲缩减向礁坪外侧迁移和砾洲扩展向礁坪内侧潟湖迁移的2种不同演变模式,这与砾洲各自所在礁坪在珊瑚环礁中的位置,以及礁坪形态造成的礁坪水动力环境的差异有关.南沙群岛珊瑚礁砾洲地貌的演变为深入研究南海珊瑚礁灰沙岛地貌发育演化及动力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
Evolution of Coral Shingle Cays in the Nansha Islands during 2009-2017

周胜男、施祺、郭华雨、杨红强、严宏强

展开 >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广州510301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广州511458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海军后勤部,北京100841

中国科学院南沙海洋生态环境实验站,三沙573199

展开 >

珊瑚礁 砾洲 数字高度模型(DEM) 多光谱遥感 地貌特征与演变 南沙群岛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中国科学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创新发展基金

XDA13010103GML2019ZD0206ISEE2018PY02

2020

热带地理
广州地理研究所

热带地理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53
ISSN:1001-5221
年,卷(期):2020.40(4)
  • 6
  •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