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极端高温胁迫下中国城市脆弱性格局与影响因素

极端高温胁迫下中国城市脆弱性格局与影响因素

扫码查看
以中国280个城市市辖区为研究对象,从暴露度、敏感性、适应能力3个维度构建城市高温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气象观测数据、人口普查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等,量化城市高温脆弱性指数,揭示1990、2000和2010年中国城市高温脆弱性格局,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在时间维度上,1990-2010年中国城市高温暴露度呈升高趋势,敏感性先升高后降低,而适应能力呈缓慢降低趋势;空间维度上,暴露度整体呈南高北低的集聚态势,敏感性与适应能力分布则较分散.2)1990-2000年,中国城市高温脆弱性格局变化较小,2010年中国城市高温暴露度和敏感度均升高,适应能力却有所下降,导致高脆弱性城市数量骤增,分布范围呈由南向北扩大趋势,1990、2000、2010年高脆弱性城市占比依次为24%、28%、62%.3)区域气候条件、自然环境和城市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影响城市高温脆弱性的重要因素,夏季月平均气温、热岛强度对城市高温脆弱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夏季月平均降水量、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高程、最大风速和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对城市高温脆弱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气温对于城市高温脆弱性正向效应远大于城市社会经济条件的负向效应,城市高温脆弱性主要受区域温度环境的影响.
Urban Vulnerability Patter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under Extreme Heat Stress in China

郭禹慧、黄晓军、郑殿元、李艳雨

展开 >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城市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西安710127

高温胁迫 脆弱性 暴露度 敏感性 适应能力 中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41971178SKLESS201807

2021

热带地理
广州地理研究所

热带地理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53
ISSN:1001-5221
年,卷(期):2021.41(3)
  • 7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