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浅谈“苏格拉底法”在高中地理课堂的应用——以“湿地”概念的建构为例
浅谈“苏格拉底法”在高中地理课堂的应用——以“湿地”概念的建构为例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其著名教育方法“苏格拉底法”又称“产婆术”,包括讽刺、助产、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有利于学生进行概念的建构.文章以高中地理课堂中“湿地”这一概念的引出为例,分析探讨“苏格拉底法”在地理课堂中的实际应用,以期进一步创新和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外文标题:
Introduction to the Application of "Socratic Method" in High School Geography Classroom: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Wetland" Concept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谢玲燕
展开 >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关键词:
苏格拉底法
高中地理
湿地概念
出版年:
2017
热带地貌
华南师范大学
热带地貌
ISSN:
年,卷(期):
2017.
38
(2)
参考文献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