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生态文明建设地方立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地方立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随着立法法的新一轮修改,地方立法进一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立足从"环境保护"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脉络,生态文明建设地方立法的合宪合法逻辑、地方特色逻辑、区域协同逻辑、以人为本逻辑等理论逻辑可以得到清晰地呈现.从实践的角度看,生态文明建设地方立法尚存制度架构不健全、地方特色不明显、区域协同机制不完善、人民本位不突出等现实梗阻.在实践路径上,要综合把握理论逻辑与现实梗阻,从充实理论与制度依据、完善地方特色立法模式、厘清区域协同立法的界限与标准、加强公众参与等方面着力,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地方立法的优化.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董紫来
展开 >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最高人民法院应用法学研究基地,重庆,401120
关键词:
地方立法
生态文明建设
地方特色
区域协同
以人为本
出版年:
2024
人大研究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
人大研究
CHSSCD
影响因子:
0.168
ISSN:
1009-0932
年,卷(期):
2024.
(6)
参考文献量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