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浅谈兴山民歌的特点与传承
浅谈兴山民歌的特点与传承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湖北兴山民歌距今大约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确切的说它属于劳动歌曲中的薅草锣鼓,因其特有的“兴山三度音程”而被文化部专门定名,且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中,笔者将对兴山民歌的起源与美学特征,以及特色与演唱提示等围绕民歌本体内容方面进行探讨。同时,笔者认识到民间歌曲往往面临传承难的尴尬局面,掌握民歌本身的艺术特征仅仅是做了最基础的工作,而对于民歌的传承和保护才是摆在每一个音乐人面前的重要课题,故笔者提出一些保护与传承的具体做法,力求在这方面得出一些可供借鉴的思路与方法。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肖友明
展开 >
作者单位: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关键词:
兴山民歌
起源
美学特征
特色
演唱要求
保护
传承
出版年:
2016
人间
人间
ISSN:
年,卷(期):
2016.
215
(20)
参考文献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