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即孝钦显皇后,生于1835年,卒于1908年,叶赫那拉氏,名杏贞。她是咸丰皇帝的妃子,同治皇帝的生母,以皇太后身份或垂帘听政或临朝称制,亦是自1861年至1908年间大清帝国的实际统治者,执政清廷47载仅次于康熙帝和乾隆帝,人称清朝“无冕女皇”。“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是我们所熟知的名句,此句为慈禧太后在1900年向列强宣战,在战败期间所下诏书中所示。无论是专业治史者,还是一般国民,每当读及这一段文字之时,无不痛感中华民族所蒙受的巨耻奇辱,多以为清廷此语是表示将最大限度的满足列强的各种侵略要求,出卖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但不得不说她成功的在男人统治的世界上夺得了本应由男人把握的最高权力,并且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了一番事业,而我也挺好奇作为一名女人,16岁入宫,21岁生子,26岁守寡,40岁丧子,这样的一生她如何在风雨飘摇的清廷中度过的?同样地,当时入宫的秀女何止千百,何以独有慈禧脱颖而出,三度垂帘听政、两决皇储、乾纲独断、运大清国脉于她的股掌之上,并且极大地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向呢?